编者按
为了促进四川省中小律师事务所规范管理、能级提升,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助力服务新质生产力,省律协对21市(州)律协推荐的174家律所经验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查,并通过实地走访、专家评审等程序,将四川晏州律师事务所等40家律所经验材料选入《四川省中小律师事务所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为进一步展示和呈现四川省中小律师事务所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的风采,省律协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专栏,系列刊登典型案例。
四川伟旭律师事务所
专注农民工法律援助,铸就行业公益法律品牌
四川伟旭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15年4月,系在四川省司法厅、成都市司法局的建议下成立的四川省首家以公益法律服务为重点、以专业性劳动法律服务为导向的律师事务所。律所凭借专业与公益品牌优势,其业务紧扣“农民工维权”,成功集合民事、刑事和商事法律服务,并出资设立了四川伟旭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是四川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省级法律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律所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其特色做法、亮点及成效如下:
一、坚持正确方向,以党建引领公益法律服务发展
律所始终坚持我国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角色和定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律所党的建设与公益法律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律师先锋模范作用,在公益法律服务中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理念,把党对农民工的温暖和“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思想通过公益法律服务传递到千家万户。
二、 “嵌入式”服务,让律师公益走进党委政府、各级工会组织和人民群众中间
律所以“嵌入式”服务开展公益法律服务,与党委政府、各级工会组织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开展紧密合作,深入省委省政府信访办、省市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市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待窗口,市劳动仲裁委援助窗口、成华区远程视频调解中心、长天路社区法律之家等多个公共法律服务点位,提供长期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律所自2015年至今接待法律咨询46231件,涉及58296人次,涉案标的达4.5亿余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489件,涉及人数8185人,涉案金额2.1亿余元,帮助职工等受援群体挽回经济损失18154.71万元。
律所还与成都市总工会合作共建共创“工会法治大讲堂”“新市民夜校”两大培训品牌,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500余场,发放法律宣传资料20万余份。
律所还成体系地编写《农民工维权诉讼与技巧》《农民工维权手册》《灾后重建法律援助适用手册》《职工典型维权案例解析》等书籍; 积极参与《劳动合同法》《法律援助条例》的修改、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提出修改意见。
三、公益法律服务锻造律所文化内核,提升律师价值认同
律所从公益实践中进行价值提炼,让公益法律服务成为全所律师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成功塑造了律所文化内核,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致力从事公益法律服务的优秀青年律师,伟旭所创始人杜伟律师、王恩慧、汤洵、周红洋等律师均获国家、省、市、区各级多项荣誉和表彰。律所先后获“第五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国家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示范单位”“四川省青年文明号” “四川省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川省优秀律师事务所” “四川省法律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先后获得困难群众赠送的锦旗800多面,感谢信100余封。新闻媒体报道其事迹、案件500余次。
这些荣誉既是对律所公益法律服务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伟旭律师高尚的职业情怀和价值追求的褒奖。
下一步,律所将立足公益理念,注重公益法律服务能效,在公益法律服务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下功夫。律所作为“特色化”公益品牌律所,更需要“专业化”支撑,为此,律所将加大人才培养,深耕劳动法律服务专业领域,把劳动法律服务专业做细做精做深做透,把公益法律服务做深做精做透,不断增强专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和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
律所以公益与社会责任为起点,从律师的个人发展、专业提升和价值实现,到律所的人才培养、文化树立和品牌建设,形成“正循环”,促使律所不断发展、蜕变、前进,最终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品牌自信和特有的品牌魅力。
(责任编辑:四川省律师协会)
86-28-86621287
四川省成都市世纪城路208号假日酒店西楼写字楼7层(中信银行楼上)
Copyright©2019-2025 www.scslsxh.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律师协会 版权所有
邮箱: scslsxh@163.com 传真: 028-866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