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栏目
中小律所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四川华曙律师事务所:党建引领聚合力 文化赋能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15 09:14     信息来源:四川华曙律师事务所    作者: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为了促进四川省中小律师事务所规范管理、能级提升,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助力服务新质生产力,省律协对21市(州)律协推荐的174家律所经验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查,并通过实地走访、专家评审等程序,将四川晏州律师事务所等40家律所经验材料选入《四川省中小律师事务所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为进一步展示和呈现四川省中小律师事务所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的风采,省律协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专栏,系列刊登典型案例。

 

四川华曙律师事务所

党建引领聚合力 文化赋能促发展

 

四川华曙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13年9月,是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2017年6月,成立四川华曙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并将加强党的建设写入律所章程,以党建引领律所发展。律所现有专职律师、行政辅助人员17人,其中党员律师4人,2名市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所先后获得四川省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党建标准化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四川省优秀律师事务所”“四川省文化名所”等荣誉。

 

律所以“知、行、正、信”贯穿华曙文化的始终,形成“以信立身、 以正立世”的价值观,所训“知行华曙、正信惟明”意在要求华曙人要做到知行合一,用公正、信用赢得社会认可。结合律所的主要业务方向以“打造法律顾问精品所”为愿景。律所党支部采用“知、行、正、信”工作法,建设“四化”律所,培养“四有”律师,以党建品牌提升律所口碑,以党建促所建,融合发展。

 

一、用 “知”丰富自己

 

一是每周夜学强理论。律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律师很难静下来集中学习,但律师行业的特点同样决定律师需要长期继续学习。律所从2016年以来,一直坚持周二晚上的常态化例会。 二是每月活动增党性。党支部坚持一月一主题,围绕红色教育、结对共建、公益服务、党员政治生日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结对共建,实现律所走出去,把客户请进来,帮助建立和巩固与客户的关系。三是每季度谈心聚力量。党支部与党员、非党员之间坦诚相见、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让党员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让党建之家有温度,使党组织更有凝聚力。四是每年考核促提升。每年两次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民主测评,评先选优。党员律师组成的考评组,对全体律师从党建理论、职业道德、团队协助能力、公益法律服务等方面综合考核。

 

二、用“行”践行初心

 

律所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用公益服务口碑,助推党建品牌,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律所联合区人民法院,在社区、乡村开展“模拟法庭”10余场;订单式开展“华曙讲堂”20余期,受众400余人次;与“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 深入涉藏地区;落实“千所百处帮万企、万所联万会”活动,为12家企业免费体检。近年来,深入机关、企业、学校、军营、社区开展普法活动100余场,受众上万人。“方秀莲劳模工作室”为弱势群体撑起一把法律的保护伞,近年来,为职工、妇女儿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近200件,涉案金额上千万元,方秀莲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四川省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

 

三、用“正”维护公平

 

在党员群众教育中,党支部最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华曙人坚持党的领导,守好思想之“正”; 践行党的宗旨,守好为民之“正”; 遵守党的纪律,守好廉洁之“正”。华曙人坚守道德公约、严守职业底线、遵守法律法规,以维护国家法律与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在每一次的诉讼中,依法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四、用“信”赢得好评

 

在诚信体系建设中,律所推行“123特色服务”,“1”:对常年法律顾问单位的简单事项,1小时内处理,突发情况,1小时到达现场,其他事项,1天给出解决的方案;“2”:每一个常年法律顾问单位,至少有2名专职律师提供服务,彻底改变律师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3”:3项制度,即办案承诺制度,与委托人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时,会向委托人出具一份“十项承诺”; 案件讨论制度:周二晚上的常态化例会,设有案件讨论和分享环节,能集思广益,确保办案质量; 案件考评制度:党员律师对诉讼案件进行考评,从形式上查看卷宗的归档整理,从实质上审查办案质量。

 

律所党支部将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按照“十个标准化”开展党建工作,以“四有”律师、“四化”律所标准为抓手,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具有华曙特色的律师队伍,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责任编辑:四川省律师协会)